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,他的书法成就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。据传,王羲之从小就痴迷于书法,并师从多位名师进修。五六岁时便拜入卫夫人门下进修书法,以其进步神速和天赋异禀受到前辈的称赞和喜爱。在他大约七八岁的时候,他的书法已经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和潜力。他对书法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使他不断苦练,甚至在练习时忘记了时刻流逝。
一次,他在临帖练字时,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,连饭都忘记了吃。当母亲来劝他吃饭时,发现他手里拿着沾满墨汁的馒头还在专注地写字。原来他在写字时误将墨汁当作蒜泥吃了下去。虽然这样的趣事时有发生,但王羲之并没有因此而分心,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,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。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,他的书法水平逐渐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。
汉语修辞中的一种独特技巧称为飞白,虽然明知其是错误却故意仿效。这里的“白”指的是别字的“白”,也就是错误的字。为了幽默、滑稽的效果,大众会故意使用白字。飞白手法可以被分为语音飞白、文字飞白、词语飞白、语法飞白和逻辑飞白。语音飞白是利用各种不准确的语音,例如口吃、咬舌以及方言等。文字飞白则是利用文字使用上的错误。词语飞白则是基于用词上的错误。而语法飞白则是利用语法关系上的错误来达到特定的修辞效果。
“飞白”在书法创作中也有着独特的运用。在书写经过中,笔画之间会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,这种技巧被称为“飞白书”。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在书写时产生了力度,使得枯笔产生了“飞白”。它与浓墨、涨墨形成对比,为作品增添了韵律感和节奏感。通过运用“飞白”,可以使书法作品呈现出苍劲浑朴的艺术效果,增加作品的情趣,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。书法功力的高低也能在“飞白”的运用中得到充分的展现,精湛的书法技艺结合飞白手法,更能突显书法作品的独特魅力。正如宋黄伯思小编认为‘东观余论’里面所记载:“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,其势飞举为之飞。”飞白手法在书法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。